1、破碎锥故障的产生
圆锥破碎机有空间摆动的动锥和偏心轴两个重要的运动部件。动锥的轴心线与机体的中心线相交于动锥上部圆锥头。破碎机运转时,动锥在偏心轴套旋转运动的作用下,轴心线绕机体中心线作圆锥面运动,同时动锥主轴在偏心轴套间的摩擦力作用下,绕自身的轴心线相对旋转(自转),其运动中心与机体中心交会点在破碎锥运动过程中保持静止不动。当空车运行时,动锥正常摆动200次/min,动锥自转不超过0~15r/min。
破碎机重载时,由于动锥破碎壁面与轧臼壁面之间的摩擦力增大,动锥摆动次数不变,动锥自转将降低或产生逆转。若超过了这个自转规定的转速,即称为“飞车”,其主要原因如下。
(1)锥轴与锥套内孔轴心线的重合精度是决定破碎机是否产生“飞车”现象的关键因素。动锥和锥套部轴孑L轴心线,实际使用中不可能达到完全重合,就连空间平行也不易达到。影响两轴心线的空间重合精度的因素有球面瓦实际安装的高低、竖轴与锥套的配合间隙、偏心轴与直铜套的配合间隙、球面瓦座与机体的径向相互配合问题,动锥球面与球面瓦的磨损,球面瓦与机身支承平面的磨损等。
(2)动锥主轴与锥套的间隙过小,这里主要有两种因素:一是新安装的锥型套,在调整间隙时没有按规定调整(上沿口3~4mm);二是通过一段时间运转,由于润滑不足,使锥套过热变形收缩所致。
(3)零部件制造误差,例如:竖轴或锥套的锥面误差,偏心轴的偏心角误差,以及轴、套的表面粗糙度等因素都会导致主轴与锥套间局部接触和摩擦力增大,加快动锥旋转。
(4)润滑油油量不足或不干净,造成主轴与锥形衬套、球面轴承与锥体球面等摩擦表面的润滑不良,加剧了摩擦热的产生,使油温过高,油稀释。
(5)球面瓦座与床身的径向配合产生间隙,运转中有滑移,从而改变了主轴与锥套的重合精度。
(6)球面瓦座与床身支承平面的磨损,球面轴承的磨损,使破碎锥主轴下降或抬起。
2、维修措施
(1)检查主轴与锥套的间隙。如果间隙过小,通过止推盘下部调整,可采取在球面轴承座与床身的环形接触面之间增加垫片,使破碎锥上升,确保齿轮间隙在规定范围内,达到技术上的要求。
(2)研刮好球面轴承,使球面轴承与主轴驱体接触符合规范。
(3)油量不足时,应检查油箱油位及上油量是否正常,各部是否漏油。润滑油必须定期更换,换油时应将油箱、管路及过滤器彻底进行清洗。
(4)球面瓦座径向和支承面所产生的磨损可堆焊加工,床身径向和支承面磨损堆焊后,自制一组加工刀具现场加工,使床身恢复到设计要求。
(5)润滑油压过大时,应调整或更换安全阀,并将压力调整在规定的范围内。
3、防尘密封装置的改进
由于破碎锥具有较高的摆动次数和较大的摆动行程,加上产品颗粒细,粉尘浓度高,从而使粉尘很容易进入破碎机的润滑系统,造成润滑油污染,油泵更换频繁,轴、直铜套、锥套经常磨损直至被烧坏。
防尘装置原设计是水封防尘,靠碗形轴承座上的环形给水槽和焊在驱体下端的球形圈。球形圈插入环形水槽中,水封水由进水管流入水槽,待流满给水槽后溢流至外部环形排水槽,从而使带粉尘的回水经排水管流出机外。由于密封水位有限,球形圈不可能插入较深的水中,在破碎锥的摆动下,一部分球形圈脱离水面,致使一部分小颗粒的粉尘通过碗形轴承进入润滑系统,加之生产中使用水质差,管路又易堵塞或碰坏,常常无防尘水,从而使油质变坏。为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在进入机体的水管上加防护板,避免管路碰坏。同时在水封的基础上增加了厚度为8~10mm的工业羊毛毡,形成两道防尘装置,由此在水封防尘装置中,大部分粗粒粉尘已落入水中,一部分细粒粉尘飞起进入此处,被毛毡挡住,从而阻止粉尘进入润滑系统中。
改进后的圆锥破碎机克服了“飞车“和轴、锥套磨损的事故。
(转载请注明:30码期期必中破碎机/psj/)